
会员
转型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更新时间:2021-10-15 19:47:32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书籍简介
在发展实践中,经济增长动力来源既有规模因素,也有结构变动因素,但长期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结构变动获得。经济发展有不同阶段,有低收入阶段、中等收入阶段、高收入阶段。不同收入阶段,结构变动有不同特点。世界各国在从低收入向高收入阶段迈进过程中,只有极少数国家顺利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了结构成功转型,比如日本、韩国,而多数国家始终徘徊在“陷阱”中,比如巴西、阿根廷。1978年以前,中国的结构转型与经济发展是依靠计划经济制度,超越经济发展阶段,选择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推动结构强制转型,实现“贫困式”增长。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引入市场经济,选择投资带动、出口导向、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连续跨越两个台阶,迈向比较富裕的中高收入阶段。目前,中国已经处于中等收入阶段的中高收入区域,且十分临近高收入国家门槛值,中国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吗?笔者从结构转型视角认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既有较大的可能性,也面临诸多困境,只有重新选择新的发展方式,用改革开放推挤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体制结构向高一级转型,中国才有希望实现中等跨越和向发达的高收入国家行列攀升。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5-13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马晓河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从经济原理、发展规划、经济数据、政策发布等多角度对现已批复的国家级新区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梳理,并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现状分析,梳理各国家级新区在基础条件、新区架构、战略规划、发展路线、产业布局、建设推进等方面的普遍做法、一般规律和相互差异,总结每个国家级新区在发展中的创新之处、独到之处和特别之处,期望为各个国家级新区的建设提供助力,尤其是为西咸新区的战略决策、规划调整、经济26.2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从国家和产业层面围绕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实施展开讨论,重点结合领先型、追赶型、换道超车型、转进型和战略型五大产业,阐释了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与发展。经济24.1万字
- 会员本书对中国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与世界经济发展进行了对比,指出中国所经历的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但中国投资率过高、持续时间过长确实比较独特。本书从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效率的角度,对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试图找出形成和支撑中国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内在逻辑。根据分析结果,本书指出,中国需从产权制度、微观制度、宏观制度、非正式制度四个维度同时推进经济转型,并提出了转经济11.8万字
- 会员本书聚焦新中产阶层,考察其阶层特征、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主要关注新兴的消费文化和消费形态,尤其是互联网背景下的“新消费”,旨在分析在社会转型和技术革命的背景下,中产阶层和新中产阶层如何参与消费文化,以何种角色参与新兴消费,如何通过消费增强主客观福利、塑造文化品味、获得阶层认同以及实现阶层区隔和社会再生产。经济18.5万字
- 会员GDP等政府统计数据是经济研究、政策制定和经济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但是,关于这些数据的统计规范与用户的理解之间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影响对相应统计数据的客观评价与准确应用。本书通过详细解析GDP等统计指标的概念、口径范围、计算方法和主要用途,原原本本地讲述相应统计数据的生成和运用的真实逻辑,厘清各种“统计反差”背后的原委,努力消除统计规范与用户理解之间的差异,促进政府统计数据的客观评价与准确应用。经济10.8万字
- 会员本书核心在于以伦理视角审视现行消费的合宜性,揭示西方消费理论的伦理欠缺,穷举消费违背伦理众象,明确合宜性消费范围扩展及动力提升的路径;研判违背伦理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不足,界定出合宜性消费作为“首驾马车”拉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发展出伦理约束下的消费力提升理论及对应的质量型经济增长理论。经济17.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