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有瓦遮头:1950s-1990s楼书解读“安乐窝”
更新时间:2021-04-30 17:07:10 最新章节:翠湖花園
书籍简介
俗语有云:“揽住嚿砖头至好”,堪称几代香港人的金科玉律。谁知今时今日,但求“有瓦遮头”仍是奢求,住屋依然是近年港人最关心的课题。翻开这批上世纪五十至九十年代的售楼说明书藏品,有如揭开记录香港社区发展的珍贵历史档案,皆是认识当年城市发展面貌的重要线索。本书分三部分,第一章以这批售楼书上的地图(比通用地图更旧)、预想图则、社区环境图所反映出的海岸线、街道和社区环境变迁,认识今昔城市面貌之变幻。第二章以售楼书上清晰刊载的基本资料作今昔比照,深入浅出探讨楼书设计风格、标榜卖点、间隔特色和呎价面积等,一窥半世纪以来建筑师、发展商以及我们对“安乐窝”的诠释有何不同。第三章则是“十大经典屋苑巡礼”,以香港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屋苑为例作出分析,当中更邀请到部分屋苑业主发表心声。盼此书让你赏藏品、叹今昔之余,可从另一角度为大家安居乐业的期盼发出微声。
品牌:中图公司
上架时间:2017-07-13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图公司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围绕法国理论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重要概念“习性”,对其实践理论做了微观剖析。本书梳理了布氏“习性”概念中“结构化结构”和“结构性结构”的继承与创新,从心智、身体两个角度切入“习性”概念,指出习性与社会的结构性同源特点,总结习性作为心智系统的运作方式。通过讨论习性以身体各形态所承载的社会结构的外化,分析了现存社会中区隔的现实,并结合习性与场域、象征资本的关系,论证习性在布氏实践逻辑中的重要性,从社科15.9万字
- 会员基于三十年来对新自由主义大都市的边缘性、族群性和刑罚性的比较研究,洛伊克·华康德将皮埃尔·布迪厄作为城市理论家展开了全新解读。华康德以符号空间(我们感知并组织外部世界的精神范畴)、社会空间(不同形式的资本分配)和物理空间(建成环境)三元辩证法来探索城市,发展了布迪厄的拓扑社会学,并证明其作为重要的研究工具,既可以激发城市研究的活力,也可以挑战城市研究的正典,从而绘制出全新的城市理论图景。社科20万字
- 会员以外卖骑手“局内人”视角寻找系统难题的答案,一部专业、真诚、冷静的参与式观察力作。撕掉逆行与奋斗的温情标语,记录嬉笑怒骂的骑手生活;在田野和理论的互动中,追问劳动者与系统的未来图景。为什么每个人都在系统中加速奔跑,却又无法找到出口?北大社会学博士成为外卖骑手,以“局内人”视角寻找答案。数字控制之下,新型的劳动过程和劳动关系浮出水面。结合参与式观察经验和劳动社会学理论研究,作者向我们揭示:随着科技的社科16.9万字
- 会员传统时期,村寨是边疆地区实现基层治理的场域,它孕育出边疆地区实现有效治理的特殊制度。当下是历史的延续,虽然传统村寨社会形态已经不复存在,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村寨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国家建构和乡村治理。本书以西南边疆地区景颇族村寨为研究对象,以政治系统论为分析工具,探讨传统时期边疆的村寨制。主要考察传统时期在国家能力不及的边疆地区,处于特殊社会形态之中的边疆村寨如何实现有效治理,透过村寨治理活社科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