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合作的文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与社会规范
更新时间:2021-01-18 09:36:14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书籍简介
本书主要目的在于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来探寻人类文明和社会规范的根本特质,进而基于从本质到现象的研究路线来辨识社会伦理和人类文明的实然形态及其与应然本质的背离。相应地,本书研究集中在两大内容:(1)辨折作为应然的规范伦理和作为实然的元伦理,进而引入“为己利他”行为机理来架通实然伦理和应然伦理之间的联系;(2)考察人类文明的内在本质及其在现实中的异化发展,进而剖析人类文明的产生根源及其演化机制。事实上,由“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扩展和沉淀而形塑了为社会成员广泛遵守的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而社会伦理的不断沉积和凝化又在更大地域乃至世界范围内孕育出强化协作的人类文明。这样,基于亲社会性和“为己利他”行为机理这一微观基础就可以辨识社会伦理和人类文明的合作性本质,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被践行的广度和深度又可以认识社会伦理和人类文明的实然形态;同时,基于合作性木质,还可以对各种实然伦理和文明进行比较,进而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朱富强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着眼于当今经济史学人的治学需求,全面回顾了经济史学发展史,总结了研究方法论之大要。传统形态经济史学的产生,以中国为典型,发端于西汉司马迁所著之《史记》,成型于东汉班固所著之《汉书》。现代形态经济史学以西欧为典型,发端于16世纪的荷兰,成型于两百年后的英国。两个传统的合流,形成了今日经济史学的主干。作者积六十余年研究之功,对经济史研究的旨趣、目标、主题、方法等诸多方面,做出全方位的梳理和检视。海经济32.3万字
- 会员本书对1978~2018年中国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和梳理。首先,把40年的金融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然后根据金融体系的结构逻辑,分别阐述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金融机构的成长和演进、金融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中央银行制度和货币政策的演变、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以及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重点论述了金融机构体系不同部分,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其他金融机构等的发展特点,以及金融市场(货币、资本、债券和外经济28.4万字
- 会员华北财团投资高潮兴起于1918年前后,依恃雄厚的资本优势以及特权保护,至20世纪20年代初期已形成覆盖大部分工矿业门类,各类金融形式的庞大资本群体。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华北财团因政治经济形势变化逐渐出现分化,京津地区官僚家族企业多因北京政府政治失势,特权丧失向普通私人资本转化;东北奉系资本集团则因政治地位稳固而愈益膨胀,且呈现公私混同,以私控公的发展趋势;晋系资本集团因阎锡山公营思想逐渐向官经济16.6万字
- 会员本书介绍了自工业革命至今的欧洲新经济历史。全书将欧洲经济增长的故事置于世界经济进步的大背景下,从国家与地区角度,以时间为序,将欧洲经济与亚洲、东欧及美国的发展进行对比,为读者提供了欧洲经济历史的整体框架和发展脉络。经济18.8万字
- 会员本书运用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政治经济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基础上闸述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性质、主要特征与历史发展规律。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运用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闸述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基本性质,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是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亚细亚社会,亚细亚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形态的长期存在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情况。二是阐明中国古代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包括亚细亚君权专经济24.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