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青春的觉醒
更新时间:2020-10-27 09:48:21 最新章节:第22章 注释
书籍简介
《青春的觉醒》于1891年出版,是韦德金德的第一部剧本。这部剧本讽刺的是当时社会对性话题讳莫如深的风气。韦德金德评价这部作品是不失幽默的,他试图将悲剧的故事情节与喜剧的元素结合起来,塑造一种非典型的悲剧气氛。他说,这部作品中几乎所有场景都是他个人成长经历中真实事件的体现。而剧中人物也是根据真实原型创作出来的,其中既有以作者本人为原型的人物,也有以作者学生时代的朋友为原型的人物。剧中表现了青少年对性的好奇和迷惑、对待性行为的无知,也表现了家长对待性教育的回避态度。所描写的剧情都是当时德国社会性压抑风气的写照。
品牌:东西时代
译者:李琪 张晓娅
上架时间:2016-09-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东西时代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东西时代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德)弗兰克·韦德金德
最新上架
- 会员对于布莱希特的戏剧理想追求,需从其舞台整体构想中探析其理论主张的内在目标。布莱希特戏剧具有艺术之外更宏大的愿景,即参与社会模式的改造实践,因而他必须改革戏剧的功能以适应这一社会任务,并以“陌生化”为美学原则,试验各类舞台艺术手段,达到促使观众思考的目的,引导他们行动起来。强调回到史诗剧场本身,是从戏剧家的艺术活动中提炼出一条“社会任务—戏剧功能—艺术手段”的内在表述路径,从而加深对其戏剧特征的理解文学15.5万字
- 会员国内高校戏剧社团及其原创话剧已成为当下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青年文化载体,它们能够体现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和人文精神,具有比较突出的美育研究价值。艺术贵在养心,在如今网络讯息爆炸与娱乐文化大行其道的时代,高校剧社原创话剧不仅关注社会,也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生活面貌和情惑世界,诠释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本书通过观察、调研、分析和提炼,以生动鲜活的风格、贴近学生本体的态度,融戏剧文学17.5万字
- 会员元杂剧中的宗教戏剧是元杂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通过对元杂剧全部宗教剧目爬梳整理,并经过详细考查和辨析,提出了有别于“神仙道化戏”的新的概念,即“神佛道化戏”。这部书还论及了元杂剧宗教戏剧的模式,宗教与戏剧的有机结合,以及“八仙戏”这一特殊的戏剧现象。同时,作者在研究《西游记》杂剧时,发现它是介于原生的西游故事和小说《西游记》之间的重要桥梁,因为它有别于小说《西游记》,其一些特征更能证明前辈学者关于文学19.4万字
- 会员本书以元代刊刻的杂剧剧本《元刊杂剧三十种》作为研究底本,以描写语言学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借鉴传统训话学和现代语义学研究成果,采用定量统计与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对《元刊杂剧三十种》中的复字词语进行了科学的描写、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本书对《元刊杂剧三十种》的复字词特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本书属于汉语史的断代、专书词汇研究,对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具有重要的补充和参考价值。文学14.4万字
- 会员《中国曲学研究》是由河北大学和北方昆曲剧院合办,河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曲学研究中心承办的学术辑刊,刘崇德教授主编。重点刊发传统词曲学研究的相关论文。主要栏目有:词曲音乐研究,词学研究,宋元明清散曲、戏曲研究,昆曲研究,地方戏曲研究,近现代曲家研究,戏曲非遗保护与研究,名家曲论、访谈等。这些研究成果对促进中国曲学的学科建设和创作方法,充分利用曲学这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发挥积极的作文学20.1万字
- 会员《古今名剧合选》是在明末复古主义创作思潮背景下出现的,继《古名家杂剧》《息机子元人杂剧选》《古杂剧》及《元曲选》之后又一版本的杂剧选集,集自序、选本、评点三者于一体,既体现出编选者孟称舜独特的戏曲编选理念和曲学观,又具有非常珍贵的文献价值,对元明杂剧版本整理和校勘意义重大。本书首次把《古今名剧合选》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通过勾勒编选者孟称舜的生平、交游、创作进而阐释其曲学思想;结合晚明社会的政治文文学26.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