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永恒之路:奥古斯丁本体形上时间哲学研究
更新时间:2020-08-21 18:17:28 最新章节:注释
书籍简介
“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却茫然不解了。”奥古斯丁的这一问可以说是永恒之问。对时间的追问,关涉到生命、死亡的意义。似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宇宙的时间则绵渺悠长,永恒则遥遥无期了!本书试图在此境况下回答奥古斯丁时间哲学中的基本问题:被理解的死亡能取代生命的意义吗?宇宙论的时间能取代救赎论的时间吗?
上架时间:2018-10-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徐龙飞
- 会员美作为上帝的谓项,作为基督宗教哲学的基本概念,曾经引领基督宗教美学甚或美学近千年拓展之路,尤其在人文主义及文艺复兴之后,从感官感觉出发的审美美学日益发展,因此对美在本体形上层面的研讨、特别是在基督宗教哲学问题域中的研讨,是十分必要的。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讨论作为基督宗教美学源泉的古典美学中本体形上美学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下篇则探讨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哲学美学和伪狄奥尼修斯哲学神学、哲学美学基础之现当代随笔45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美国以及欧洲几个国家兴起了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的科学左派运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早期科学左派的代表人物有贝尔纳、李约瑟、穆勒以及奥本海默等。其中,贝尔纳被公认为理论上的灵魂人物,他不仅系统批判了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制度,还提出对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张,与波兰尼等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后期科学左派运动则是更广泛社会运动的组成部分,以英国的激进科学运动哲学18.3万字
- 会员本书所选录的文章集中展示了当前中国学界关于西方生命政治理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这些文章虽视角各异、主题不同,但它们都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西方生命政治理论之间的关系,故而在理论基础、现实关照、学术脉络上相互关联、彼此支撑,从整体上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的生命政治批判研究的整体状况和最新成果。哲学23.5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心灵观念史视角研究分析性心灵哲学中的当代唯物主义发展,旨在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分析性心灵哲学的当代发展何以实际上是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历时性问题关联于心灵观念史视角下的启蒙理性与理性启蒙;二是当代分析性心灵哲学中关于物质和心灵概念的分析限度,这一共时性问题推究关联物质和意识概念的唯物主义概念,即随附、构成和实现等,由此诊断它们所能企及的心灵自然化的限度。哲学18.6万字
- 会员如果把现代性看作一个忧郁的谱系,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链条上各式面孔的哲人们:愤怒的马克思,忧郁的波德莱尔,沉闷而压抑的韦伯,打碎一切、生活在“虚无”废墟中的尼采,走向“碎片”化的齐美尔,以及试图通过“废墟”指点迷津的本雅明。如果说“理念、理性、启蒙”承载了确定性的历史,那么“现代性”则承载了对“当下”的全部思考,宣布了“动荡不安”的合法性。哲学16.2万字
- 会员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是当代中国学术研究、中国道路探索的旗帜和灵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历史唯物主义所蕴含的思想智慧需要我们进一步开掘和彰显。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马克思变革唯心史观所创立的历史观,更是在超越思辨哲学基础上所建立的世界观。在思想史和现实的双重维度中,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同其在不同历史阶段、内在交织的社会现实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紧密相关,且呈现为整体性逻辑体系。在新的历哲学34万字
- 会员本书试图摆脱学界在讨论历史唯物主义学科特征问题时所存在的“哲学一科学二分”的理论预设,立足当前学科发展的新特征(互涉、跨界、融合),从“学科互涉”这一视角出发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重新解读。这种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观察分析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历史研究活动,进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特征问题作出现代性解读的尝试,不仅能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也能够引导大学生正哲学21.1万字
- 会员颜李学派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特色的学术流派。该学派提倡实文实行实体实用,目的在于为天地造实绩,为生民谋福祉。尤其是其创始人颜元的思想,具有显著的平民性、务实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在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教育史上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颜李实学也逐渐成为与魏晋玄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等相提并论的一个重要的学术体系。早在20世纪前半期,其思想便已远播东亚和欧美。近年来,韩国的相关研究更是硕果累累。作哲学46.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