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大宋王朝1120:中华命脉的历史拐点
更新时间:2021-11-23 16:58:13 最新章节:结语
书籍简介
1120年代,是中国历史上风云变幻的时代,同时存在北宋、辽、金、西夏四大王朝。历史交会在这里,英雄豪杰、昏君佞臣粉墨登场,搅弄风云。宋徽宗赵佶才华横溢,却又昏庸无能;辽天祚帝无所作为,一味游畋享乐;完颜阿骨打建金国、破辽国,文治武功;西夏皇帝李乾顺夹缝中求生存,在乱世中谋求最大利益。历史的巨轮裹挟着人物的命运滚滚向前:宋、金约定海上之盟,联合伐辽;辽灭,辽宗室耶律大石西行建立西辽帝国;阿骨打去世,金国南下攻宋,终致北宋灭亡;西夏趁机扩疆辟土,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百年之后,四国最终归于元朝,中华再次实现大一统。作者以1120年代的历史事件及关键人物为中心,以轻松严肃的笔调,纵情泼墨,描写人物的命运、人性的复杂,书写解读战争缘由及真相,还原当时的社会风貌,探讨历史巨变的前因后果,并对1120年代的文化、政治、经济进行了深入剖析。
品牌:现代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1-01 00:00:00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现代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13—14世纪,蒙古统治下的元朝和伊利汗国关系密切,交流频繁,这一时期中国文明对伊朗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本书聚焦蒙元时代中国西迁伊朗的移民群体,以及元朝和伊利汗国之间的使者,考察他们为中华文明西渐所做的贡献。本书还重点讨论了中国物质文化在伊朗的传播,揭示出中国文明的影响更多体现在物质文明层面,“中国制造”为改善古代世界人民的生活质量贡献了巨大力量。历史27.8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在西藏西部地区建立的“古格王国”的早期历史,全书运用历史学的方法,结合考古学、宗教学、民族学的相关成果,在考订出10~13世纪古格王国的准确而丰富的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从政治文化和政治体制的角度,解析这一时期古格王国的政教关系史的基本问题。以10~13世纪古格王国的政治与宗教生活中,政教两界共同参与的各种重大事件的互动模式为线索,考察各阶段古格王国政教关系的时代特点、具体走势和关键环历史21.3万字
- 会员剖析宋金两国的政治博弈,还原乱世之中的官场生态。发生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败,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重大悲剧。本书以史料分析和情景还原为基础,再现宋金太原之战的完整战斗细节,呈现宋金博弈与北宋靖康之败全过程。作者对金军采取的进军路线与攻城战术、太原军民的守城策略、北宋混乱的政治局面、将从中御的军事法度以及北宋当时一流将领人物的多次军事行动均有细致描摹,不仅再现了战场上的烽火刀兵,也给出了历史19.2万字
- 会员国家的维系,有赖于资源的汲取。资源汲取的方式,对应着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传统中国国土广袤辽阔,地域差异千姿百态,在当时落后的交通、简陋的技术手段与信息能力的制约下,统治者如何在全国范围内汲取资源呢?本书从重要性、稀缺性、交易费用、社会效果、国家的议价能力与多主体性等若干影响国家资源汲取模式的变量入手,结合开矿成本随时间递增的特点,通过丰富翔实的史料讨论清王朝的矿产资源汲取情形,在揭示清代矿政之模式历史31.6万字
- 会员礼学,既是一个对象,也是一个视角;既是一个范围,也是一个领域。礼学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在礼学家的著述中,呈现出一种解说与论证的多样化学术形式和学术诉求。其与各种思想表达的连接,也有不同的呈现。这是在本书所作的个案考察和论述中所能够看到的。本书选取了魏晋南北朝以降至于宋明一些重要的礼学人物,以八章的规模,或集中或分别地加以考察和论述。首先是王肃、熊安生和皇侃的《礼记》学,以及唐代孔颖达对他们学说的引历史58.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