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域下的湖湘女性文学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比较视域下的湖湘女性文学研究

罗婷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46.5万字

更新时间:2019-08-16 19:02:36 最新章节:主要参考书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20世纪是一个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浸润湖湘地域文化因子的湖南女作家同样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接受西方文明的杰出群体。她们大多有留学国外的经历、精通外语,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甚至有的就是作家兼外国文学研究专家、翻译家与教育家。本书从时代、地域、性别等视角入手,运用比较研究,选取10多位湖南女作家与外国文学的关系进行专题研究,论析她们对西方文化文学的选择与取舍以及她们在世界文坛所具有的影响和地位。本书不仅有利于谱写湖南女性文学的历史,促进湖南女性文学和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中西女性文学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更好地促进湖南女性文学走向世界。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4-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罗婷等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采用文学史与具体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究英国奇幻小说的渊源与发展轨迹,按维多利亚时期、爱德华时期、战后时期、冷战时期、全球化时期五个阶段梳理英国奇幻小说的形式演进及其与现实的密切关系,帮助读者了解英国奇幻小说的全貌。
    姜淑芹文学17.9万字
  • 会员
    本书汇集的辞目主要介绍1980年后活跃在英国文坛具有一定代表性并获得较大创作成就的当代作家,希望有助于读者初步了解这些作家的创作经历和主要作品。
    张世耘主编文学19.4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跨文化视阈和主题史脉络,沿着生命超越主题原型及其置换变形的历史轨迹和逻辑进程,考察了西方文学生命超越主题的生命意识和文化内涵,梳理了西方文学生命超越主题嬗变的不同形态和基本框架,建构了生命超越主题的研究体系。通过西方文学生命超越主题的发生学解读,追索生命超越主题形成的意识诱因和物化形态;通过其原型学阐释,发掘生命超越主题的原型意义;通过其所反映的形上诉求,探讨西方文学生命超越主题的象征谱系
    孟湘文学25.7万字
  • 会员
    本书辑录了鲁迅研究、现代文学研究这两个方面的代表性论文。包括《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论鲁迅作品与外国文学的关系》《论巴金的小说》《“五四”时期散文的发展及其特点》等。
    王瑶文学32.1万字
  • 会员
    该书以20世纪90年代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理论转型问题为研究中心,既对其作宏观描述,又对它展开细部考察。作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并非一种单一的存在,而是由一些具体而有差别的学术话语和知识事件所构成。但是,由于大众文化兴起、现代性反思发生和身份政治凸显等原因,当代文学理论又表现出了一定的共性,以致于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价值取向、身份认同、功能定位等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型。“大文学理论”,可
    肖明华文学21.8万字
  • 会员
    本书在尽可能全面掌握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唐宋学术思想转型领域内前人关注较少或研究不足的重要问题,进行专题性的深入研究。内容包括中唐啖助、赵匡和陆淳的《春秋》学著作考辨及其《春秋》学转型意义,初唐道教重玄学与程朱理学的思想关联,晚唐五代文人小说中的“仙境”与道教“洞天福地”的关系,“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以及开新学风的士建中、刘敞等人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和学术地位,唐宋
    葛焕礼文学26.6万字
  • 会员
    本书重在阐述文学理论的实践特质问题,并进一步从实践角度探讨文学理论的功能、价值以及理论机制问题,在实践走向、范畴开掘、原理反思、理论演进等方面对文学理论实践视域的展开提出重要设想,并立足学科体系、教学状态、文学现实和地方本土文学文化资源,对文学理论解决实践问题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行具体分析,探讨打开封闭的文学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推进文学理论建设的可能性。
    张永刚文学17.4万字
  • 会员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力图借助此项重大倡议推动丝路文化研究,并通过具体研究参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因此,2015年8月20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举办了“丝绸之路与中国文学”研讨会。本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就是从与会者提交的30余篇论文中选出的。这些论文涉及文学、历史、宗教、音乐、美术、探险、中外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展现了丝路文化的丰富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文学26.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1917-1937年中国现代文学期刊中的法国文学论争为主轴,借助论争中的关键词,重构法国文学在1917-1937年中国的接受语境。
    杨振文学18.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