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嵌入式微系统
更新时间:2019-01-03 20:55:04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随着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深入,涉及高速信号例行处理(10k/s),这个时候被迫放弃MCU51而迁移到CortexM3平台,于是基于NXP的LPC1343把MS3升级为MS4,除了保留原来的功能外,主要引入了函数指针做界面设计,对于简单的项目来说,比较容易实现。此外,根据项目需求把系统节拍按需求细分为10k/s、1k/s、100/s、10/s,紧急响应采用中断,I/O状态检测、高速执行用10k/s,水压、数码管扫描显示之类的用1k/s,按键扫描用100/s,LCD屏、数码管数据显示用10/s。这样处理可以很好地把低速节拍分散到高速系统节拍中,不堆积在一个节拍中执行,避免单个系统节拍占用时间过长的问题。外部采样检测,一般不建议用中断,尽可能用扫描方式的原因是:一是没有这么多中断口;二是中断容易因为毛刺,导致多次中断无法识别;三是可以采用滤波处理提高抗干扰能力。高频感应加热电源曾经一度想上RTOS实现实时响应,但遭到大家反对,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对RTOS都不太熟悉,虽然有所了解,但没有真正深入,尤其是实时这个概念都不是很清晰,所以认为深入分析透彻项目需求才是出路,后来准确分析项目需求后,提出了系统节拍的速度分级,很好地解决了实时性问题,系统稳定可靠。
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6-07-01 00:00:0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绍伟 郑德智 吴玉勇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由知名编译与操作系统专家海纳撰写,将沉淀20余年的Linux系统研究所得倾注书中。本书用不到1万行代码复现了Linux0.12内核,打通了“古早”工具链障碍,模块实现环环相扣,带你穿透“迷雾”,窥见Linux系统设计的绚丽“天光”。本书共8章,从逻辑上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和2章)是基础知识,介绍开发内核所需的基础知识,包括开发环境和调试环境的搭建,以及i386保护模式等。第二部分(第3计算机17.2万字
- 会员本书系统介绍eBPF技术生态、特性、五大主流开发框架,并深度剖析应用、网络、内存、I/O、调度、安全六大关键Linux可观测性实践。本书共9章,从逻辑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eBPF基础(第1~3章):第1章概述eBPF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场景;第2章深入解析eBPF的指令集、辅助函数及程序类型设计原理;第3章介绍如何使用libbpf、BCC、eunomia-bpf、Coolbpf等工具开发eBP计算机14.4万字
- 会员本书从程序员的角度来详细说明计算机系统的本质概念,并展示这些概念如何影响应用程序的正确性与性能,强调在实际系统的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概念,将程序代码的编写、编译及运行与机器内部特性紧密结合起来。本书将讲解计算机系统中的底层实现过程,引导读者编写更高效的程序,成为更有效率的程序员——能够更有效的找出并消除程序中的bug,能够更好的进行程序性能调忧,计算机17.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