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更新时间:2015-05-06 11:44:38 最新章节:第8章 汤显祖对后世的影响
书籍简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汤显祖与明代戏剧》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明代戏剧发展、明传奇代表作家汤显祖、“临川四梦”、《牡丹亭》、汤显祖对后世的影响等内容。
上架时间:2011-05-01 00:00:00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金开诚主编
最新上架
- 会员民国以降,北京戏剧在城市近代化的激荡变革中承袭着传统并吸纳着新质,形成了初步发展的戏剧市场体系。本书试图通过对1912—1937年间戏剧市场的剖析,还原戏剧市场在行业结构、基本业态、运行机制、竞争态势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基本面貌,并在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双重视角下判定其发展阶段及其转型特征。北京戏剧市场的发展变迁,体现了近代化进程中城市戏剧发展的普遍性历史境遇和转型特点,也彰显出北京从帝都向地方性城市转艺术20.2万字
- 会员本书分生成编、沉潜编、风行编和转型编。绍兴戏剧生成编梳理的是绍兴远古的傩戏至隋唐歌舞、参军戏之间的演变过程;两宋至明隆庆年间,杂剧和南戏均呈如火如荼发展之势,绍兴戏剧似乎却在积蓄等待爆发之力,是为绍兴戏剧沉潜期;嘉靖年徐渭出,绍兴戏剧蔚然大观,“骚、雅沸腾”、又“风流掩映”,绍兴戏剧进入演绎的勃发期和丰收期;清乾隆朝,绍兴戏剧的发展悄然转型,传奇、杂剧创作和演出日趋式微,绍兴乱弹、调腔、京剧、摊簧艺术35.5万字
- 会员书稿以田野调查的形式和民族志的阐释框架,观察藏族史诗演述类型及其文本形态呈现出的多样性,包括各大寺院与民间遗存的“格萨尔”说唱文本、说唱表演形式、乐舞、剧目、口传艺人与文化习俗及其艺术特色等历史变迁,从文化人类学视野将格萨尔藏戏演述与藏民族世代相传的史诗相对照,甚至与传统习俗相对照,阐释藏族格萨尔史诗与戏剧发生、功能、发展及其演述形态、叙事模式之间的文本转化,是口头传统与戏剧的互文与衍生,从而解释艺术22.3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讨论俄罗斯象征主义戏剧的内涵,考察象征主义戏剧的思想渊源及其在理论建构和文本创作层面的探索,带领读者走进俄罗斯象征主义戏剧的艺术世界。下编论述俄罗斯象征主义戏剧的外延,即影响和当代价值,旨在引导读者跳出象征主义戏剧的世界,重新审视20世纪这一戏剧流派在艺术领域内外所体现的价值。艺术23.2万字
- 会员苏州评弹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正处于衰退之中,政府部门和有识之士一致认为,要保存和发展这门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说唱艺术,加强理论研究是关键措施之一。《表演视域下的口头文学研究——以苏州评弹为例》一书借鉴了美国多位民俗学大师的经典理论,将苏州评弹还原为存在于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维度内的、动态的表演事件来加以考察。首先,作者全面地梳理了评弹研究的历史,从中寻觅出从文学层面、技艺层面、戏曲和曲艺理艺术17.8万字
- 会员20世纪90年代以及世纪之交,以《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一脱到底》《诺丁山》《真爱至上》为代表的一批英国喜剧电影获得了商业和口碑上的双丰收,并且成功走向世界。本书试图以对这批电影的分析来回答一个贯穿始终的问题:以喜剧电影为代表的流行电影是否有成为文化标签的可能和优势?这个问题既来自一种文化间的观察,也来自一种“全球对抗好莱坞”的电影行业忧思。艺术1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