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历数古代酷刑,讲述刑罚从残酷走向人道的过程。中国古代的法律以刑法为基础,其主要的法律后果就是刑罚。成文刑法自产生以来,一直试图约束刑罚权。但是人治传统决定这一目的不可能真正实现“法有限,而情无穷”的刑罚思想导致酷刑泛滥,法外之刑五花八门。直到20世纪初,罪刑法定原则的出现,才将曾经无限膨胀的刑罚权,束缚在法律的轨道之内。刑罚的历史并不单纯是对旧闻掌故的叙述。从奴隶制五刑到封建
    普及读物11.9万字
    4.5万人气
  • 会员
    《治安管理处罚法新解读(升级第3版)》将重难点法条以(解读与应用)形式进行阐释,注释内容在吸取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对条文的权威解读中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全新撰写,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并突出百姓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纠纷与难题,并专设“以案说法”生动形象展示解决法律问题的实例,这是市面上其他图书所无法比拟的。“第三版”更是加入权威司法部门的裁判案例,指导
    法律实务39.1万字
    4.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收录了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同时结合最高人民法院最新通过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司法解释,配套收录司法解释(一)、(二)、(三)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及夫妻债务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
    民法1.5万字
    4.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与一般的法律知识读物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贴近生活实际,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本书内容涵盖婚姻家庭、继承、劳动纠纷、合同、房屋买卖、侵权以及行政诉讼等等方面,可以说基本上覆盖了老百姓的吃、穿、住、行为的方方面面,一些日常遇到的法律疑问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满意的答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书以典型案例的形式,以案说法,举一反三,通俗易懂,即便是没有任保法律基础的普通百姓,也能很容易的读懂。故事性
    普及读物27.6万字
    4.5万人气
  • 会员
    125个典型的【真实案例】;125个精准的【专家解答】;125个系统的【相关规定】。全书选取了125个物业管理行业热点问题,每个热点问题均通过“现实案例”、“专家解答”及“相关规定”三个板块进行展示和解析。“现实案例”部分主要概述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案例原型;“专家解答”部分重在系统分析案例中的细节和要点,并提出物业服务企业应对处置相关问题的对策;“相关规定”部分罗列了解答案例问题所用到的相关政策法规
    法律实务17.1万字
    4.5万人气
  • 会员
    这是千万大V律师张大姐普法力作。婚恋中不仅有温暖,也有风险,我们该如何保护自身财产权益?作者根据多年执业经验,将人们常犯的错误,统统揪出来及时解除疑问,教你避坑防雷。恋爱期间要注意什么?彩礼嫁妆如何处理?婚前财产如何认定?婚内出轨如何应对?离婚如何争取利益最大化?孩子抚养如何认定?遭遇家暴如何取证自我保护?等等问题,都将在本书里找到答案。会在婚姻中保护自身财产权益,这些法律常识一定要读透!
    普及读物12.7万字
    4.5万人气
  • 会员
    作者以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视角,来审视法学的学习,以“至简、实用、可读”的原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法学学科的特性、法律人的思维、职业理想,到法律人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指导、论文的写作等,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引导法学院新生迈入法律之门,顺利“登堂入室”。
    普及读物11.2万字
    4.5万人气
  • 会员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地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本法的修订对重视职业教育,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
    法律法规1.9万字
    4.4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根据真实案例编写,法律解析清楚详尽,实用性强。一个趣味小故事,一条法律知识,讲述的都是老百姓身边的法律事儿,可快速套用。内容涉及合同、房产、婚姻家庭、继承、交通事故等《民法典》内容,还涉及劳动关系、农民工、投资、公司管理、行政处罚、刑事案件等群众日常生活能触及到的法律事务。小故事,大道理,写得简单明了,清楚明白,能使读者快速掌握相关法律知识。一书在手,就能解决一个家庭在日常生活中有可能会触及的
    案例分析8.9万字
    4.4万人气
  • 会员
    经济学追求如何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实现效用较优配置,而法律追求如何实现公平正义。但是一个案件中,不同的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立场,那么立场不同,如何评价和取舍?哪一方的“公平正义”才更公平正义?因此,本书探讨的核心议题是:我们如何用经济学思维衡量公平正义?在本书中,法律学者李志刚与知名法律经济学家熊秉元教授合作,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运用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全面探讨法学问题。他们强调,公平正义作为一种高度
    理论法学25.2万字
    4.4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根据作者的亲身实践,以及近几年来社会上出现的案例,从中提取了100个相对独立的问题,来阐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很有代表性,重点突出,可谓针对性强;与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工作联系很紧密,可谓实用性强;涵盖了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内容比较系统,可谓整体性强。
    普及读物26.7万字
    4.4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一本综合阐述国际经济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专门著作。由我国著名国际经济法学者陈安教授和朱学山教授任担正、副主编,参加编写的其他人员均为相当优秀的中青年法学教授、法学博士。全书约七十三万字,分列十章,即绪论、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国际货物贸易法、国际服务贸易法、国际技术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经济组织法以及国际经济争端处理法。本书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国际弱势群体即广大发
    国际法65万字
    4.4万人气
  • 会员
    《证据法要义》讲述了:“法学名师讲堂”汇集中国顶尖法学学者联手撰写经典教材。名师倾毕生所研精妙于一书,传道授业,引领学子进入法学世界自在修为,一册在手,受益终生。
    诉讼法36万字
    4.4万人气
  • 会员
    现行《煤矿安全规程》于2005年1月1日起实施,并于2006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6年进行了5次修订。为进一步预防和遏制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提升煤矿本质安全水平,2021年8月17日应急管理部第27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2022年1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第8号公布《应急管理部关于修改〈煤矿安全规程〉的决定》,决定对《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7号)
    法律法规12.3万字
    4.4万人气
  • 这是对西方文明和现代社会的思索,表达了一个文化上的“东方之子”对自身文明和古代传统的钟情;既有纵横捭阖、指点江山的“补天之石”,也有浅酌低唱、历幻红楼的“无材之玉”。这是一位法学家的学术史,也是一段法治问道者的集体记忆,更是一部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心寄治邦、心忧天下,于古今中西之间,为自己的国家和文明寻找出路的心灵史。
    随笔15.1万字
    4.4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相关内容,增加最新的学术进展内容,力争保持该书在民法相关教材销售领域的领先地位。该书为民法总论研究领域的最新力作。既有理论研究的深度,又有研究视野的广度,为读者展示了德系民法人扎实的研究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水准的研究能力。本书为民法领域深入学习和研究不可多得的高水准学习参考用书。
    民法58万字
    4.4万人气
  • 会员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我国现行税收法律体系和各主要税种,讲述了各税种的基本原理、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税收征收管理。全书分为13章,包括税法概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关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印花税和契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内容。本书适合作为会计专业、税务专业的教材使用,也适合在职的会计人员和税务人员培训使用
    经济法31.7万字
    4.4万人气
  • 会员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是著名法学家苏力的代表作,是法律社会学及中国法治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是改变当代中国法学视野的现象级著作,曾获1978—2014影响中国十大法治图书奖。本书首版于1996年,2002年、2015年两次修订再版,本书为第四版。全书以“法律多元主义”为进路,通过对转型中国若干个案的理论考察,从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法律本土化、法律专业化、市场与法律的替代以及法学研究方法论等多个方面对中
    理论法学22.6万字
    4.4万人气
  • 会员
    1.体系完整、概念准确、重点内容突出:合同法教材要以教育部颁布的法学本科生教学要求为主旨,针对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制度进行追本溯源,对合同法的理论体系进行重新的论证,要改变国内现有教材(第一代教材)中存在的体系不完整、基本概念不准确、原理、制度等错误的现象。同时重点内容突出。2.教学内容先进,代表前沿:将目前合同法教学中先进的研究成果充实进去,使其内容的具有前沿性,要代表合同法教学发展的趋势。
    民法70.5万字
    4.3万人气
  • 会员
    法学方法论是归纳法律适用方法一般规律的学问。在古希腊语境下,方法有“通向正确的道路”之义,其哲学意义在于,方法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目的和手段是不可分割的,司法的目的是要实现法律的正义,而离开了方法,司法的目的就难以实现。法学方法论就是要在全面考察裁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法官已经采用的方法和可能采用的方法加以抽象总结和系统化,提炼出一套具有规律性且能为广大裁判者所掌握和运用的操作技艺
    理论法学63.9万字
    4.3万人气